在一家繁忙的工廠里,生產線本應該行云流水般的高效運轉,但往往會陷入到生產異常頻發(fā)的困境里面去,車間內機器的轟鳴聲,夾雜著不時響起的警報聲,打破了正常的生產秩序。首先原料供應區(qū)的混亂,由于供應鏈上游的問題,原本應該按時到達的物料頻繁地出現(xiàn)短缺或延遲,導致多條生產線不得不臨時停工等待。緊跟著生產設備也開始頻繁地罷工,一些老舊設備因為長期的超負荷運轉,故障率急劇上升,而新引進的設備,又因操作不當或維護不到位頻繁地出現(xiàn)停機的故障,維修團隊忙得不可開交,穿梭在各個車間,但似乎總也趕不上故障發(fā)生的速度。與此同時,產品質量問題也接踵而至,由于生產過程中種種不穩(wěn)定因素,產品的合格率大幅下降,次品和廢品堆積如山,品質部門變成了質量問題的處理部門,質檢人員加班加點,但面對如此多的品質問題仍顯得力不從心。更糟糕的是,這些生產異常還引起了連鎖反應,由于生產進度受阻,原定的交期一再拖延,客戶抱怨四起,部分客戶甚至考慮取消訂單或尋求其他的廠商進行合作,那么如何快速地處理生產異常?幾個要點:
一、要明確各類異常的責任歸屬。
二、要明確異常處理的時間節(jié)點。
三、要有明確的生產異常處理記錄。
四、要對每一次生產異常的處理結果進行復盤。
五、還要對生產異常處理的經驗形成長期執(zhí)行的管理動作。
轉載:http://www.alwinfield.com/zixun_detail/130389.html